工伤1至10级鉴定标准是根据《工伤保险条例》制定的,用于确定工伤事故的程度和赔偿等级。以下是对各级别鉴定标准的介绍:
1级工伤:轻微伤,因工作问题造成1至3天的劳动能力暂时减少,治疗费用低于1万元。
2级工伤:轻伤,因工作问题造成4至7天劳动能力暂时减少,治疗费用在1至3万元之间。
3级工伤:较重伤,因工作问题造成8至14天劳动能力暂时减少,治疗费用在3至5万元之间。
4级工伤:重伤,因工作问题造成15至28天劳动能力暂时减少,治疗费用在5至8万元之间。
5级工伤:特重伤,因工作问题造成29天以上劳动能力暂时减少,但不超过3个月,治疗费用在8至15万元之间。
6级工伤:重大伤,因工作问题造成3个月以上劳动能力暂时减少,但不超过6个月,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。
7级工伤:丧失劳动能力,因工作问题造成劳动能力损失超过6个月的,或因医学诊断存在明确或潜在的后遗症的。
8级工伤:伤残适龄期满前,经评残达到二级伤残标准的,或者伤残适龄期满后根据工种被聘用单位能从事的工种,能力等级为二级伤残标准的。
9级工伤:伤残适龄期满前,经评残达到三级伤残标准的,或者伤残适龄期满后根据工种被聘用单位能从事的工种,能力等级为三级伤残标准的。
10级工伤:伤残适龄期满前达到四级伤残标准的,或者伤残适龄期满后根据工种被聘用单位能从事的工种,能力等级为四级伤残标准的。
以上是工伤1至10级鉴定标准的介绍。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,工伤保险会提供对应的赔偿和补偿。